|
中央媒体走访团走进双良聚焦氢能产业中央媒体走访团走进双良聚焦氢能产业2024.11.08 11月8日,在第25个中国记者节之际,由央广网、中国电力报、中国冶金报、中国工业报、氢瓴、中国经济周刊等多家中央媒体组成的“中国氢能企业品牌行”走访团走进双良产业园,实地感受双良的装备智能制造,深入了解公司氢能产业的创新与发展,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发展部总经理王法根接待并接受了采访。 本次“中央媒体走访中国氢能优秀品牌企业”活动由中国氢能展组委会组织,旨在深入企业了解氢能最前沿技术与广阔的发展应用场景,推动中国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活动中,中央媒体走访团一行参观了双良集团展示厅,详细了解企业发展历程和产业结构,并围绕双良绿电智能制氢系统的研发与生产进行了集体采访。 在上个月举行的双良首届创新大会上,双良重磅发布公司氢能产业的革命性的创新成果:《世界最大标方高性能碱性电解槽》,该碱性电解槽不仅达到了5000Nm³/h的产氢量,而且在自主研发的基础上,率先取得了多项关键性能指标的重大突破,成为目前全球范围内产氢规模最大、电流密度最高,且在同等电流密度下能耗最低的碱性水电解制氢装置。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不仅彰显了双良在技术创新上的强大实力,还极大推动了整个行业的技术革新与发展,受到了多家行业媒体的高度关注。 以下是中央媒体走访团采访王法根的问答节选 双良当前在氢能领域拥有哪些核心技术及优势? 双良全新一代自主研发的5000Nm³/h碱性水电解槽,具备高性能、高质量、高电密、调节范围大等特点。具体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听说双良将要成立创新联合体,共建实验室,构建创新合作生态,能否介绍一下公司在氢能领域未来有哪些发展规划和目标? 双良持续创新,为提升产品性能,进行了上千次试验研究,攻破了存在于碱性电解槽中的众多技术痼疾。目前,双良已申请大量专利,此外还拥有数十项公司机密级技术,这些都是双良电解槽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实力与底气。公司计划成立创新联合体,共建实验室,构建创新合作生态:一是创新前置,高度匹配客户需求;二是链动资源,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三是打破壁垒,上下创新一盘棋。我们将与海内外客户一起共同建立产业链合作生态,通过技术、产品、产业链合作新模式,实现技术创新、产品快速迭代和供应链形成规模效益的同步提升,以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保持企业领先优势。最近双良集团与格罗夫氢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享在氢能源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资源,结合双良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客户基础和格罗夫在氢燃料汽车市场的专业优势,共同开拓国内外氢能应用市场,推动氢能技术在更多领域的应用。与此同时,双良将继续深耕碱性水电解制氢技术研发工作,引领世界同类产品的技术革新,为我国氢能事业的蓬勃发展作出贡献,也为自身的新能源事业和创新事业的长远发展积蓄力量。 在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多、经济增长预期减弱的多重压力下,国外市场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在拓展国际市场方面,双良氢能有哪些市场表现? 双良从2002年就开始推进海外布局,产品足迹遍布欧美、东南亚、中东等100余个国家和地区,通过设立区域总部、分公司、业务办事处,配备专职服务团队等,为欧洲、中东、东南亚的国际客户提供优良服务。世界500强企业中,有300多家成为双良的合作伙伴。 氢能不仅是中国的氢能,更是世界的氢能,现在中东、欧洲的许多国家对氢能都有明确的发展规划,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将齐头并进。我们会两个市场同时发力、同时起步,结合国外当地的产业政策,有针对性的制定市场策略和合作模式,加速中国氢能“走出去”的步伐。目前,双良出口阿曼联合太阳能项目的配套绿电智能制氢装备已启程发货。今年以来,双良连续与阿联酋MMEC公司、意大利ENERGY DOME公司、瑞典P2H公司等在清洁能源领域达成战略合作,并参与澳洲全球大型绿氢项目。通过了沙特ACWA、意大利Tecnimont等国际知名公司的现场鉴证测试。 集体采访结束后,中央媒体走访团还参观了双良绿电智能制氢系统测试中心和新材料产业园码头,对双良的创新发展和产业布局一致表示认可。 未来,双良将不断迭代更新,精准匹配用户需求,打造双良碱性电解槽系列精品,为客户提供更加可靠、高效和可持续的清洁能源产品与解决方案。在明年的2025中国氢能展上,双良将携最新研发的技术成果亮相展会现场,共同推动氢能技术的全球推广和产业的繁荣发展。 |